(浙委办发〔2017〕24号 2017年4月18日)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下简称“五老”) 的独特优势,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积极为广大晴好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协调配合的科学定位,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以教育引导、关心爱护青少年为重点,着力推进关工委改革创新,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途径,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正确方向,致力服务青少年,千方百计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坚持“五老”主题,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尊重、爱护、学习“五老”,动员更多“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关工委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大合力,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充分发挥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五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党史国史、传统美德等主题教育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浙江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研究和把握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组织实践体验活动,培养青少年知行合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和宣传青少年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道德典型,教育青少年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争做精神富有的浙江人。 (四)关爱困难青少年群体。推进各级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基金)建设,吸引社会资源和公益服务投入关心下一代事业。发挥关工委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深化“福彩暖万家”等联合助学品牌,加大对革命老区、经济相对落后等地区经济困难青少年及困难学生的帮扶资金投入,扩大受益青少年覆盖面。加大对孤儿、失依儿童、病残青少年等弱势青少年群体的资源倾斜力度,促进困难青少年关爱机制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在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注重对受助青少年的思想引导、人文关怀、精神关爱。 (五)投身社会治理创新。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深化“十万‘五老’结对关爱农村未成年人”工作。针对不同青少年需求,组织“五老”开展思想引导、文化辅导、心理疏导、行为指导和困难帮扶等结对活动,协调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新居民子女、流动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的关爱服务。支持“五老”参加社区网格化管理和零犯罪学校、社区(村)建设,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及义务网吧监督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参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关工委积极配合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机制。支持政法系统“五老”参与法制学校建设,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宣传员、辅导员,坚持以案说法,引导青少年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坚持教育、防范、服务和帮扶相结合,建立“五老”参与预防违法犯罪、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司法援助等制度化渠道,组织“五老”结对关爱失足失范、归正矫正青少年,为他们提供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帮教帮扶、融入社会等关爱服务。 (八)开展青少年科技帮扶。加强关工委科技报告团、咨询团建设,引导青少年立足岗位,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关工委“青蓝工程”品牌建设,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深化青年职工技术培训,把“五老”人才资源转换为提升“浙江制造”质量、推动“浙江创造”发展的强大动力。组织农业老科技专家开展联村结对,带动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掌握科学技术,成为有创造、创新、创业活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对青年民营企业家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八)推进教育阵地建设。按照统筹使用、加强管理、合作共享的原则,发挥学校思想教育阵地、青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各类资源合力,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阵地格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载体,发挥阵地育人作用,建好、利用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支持和加大关工委网络阵地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网上网下同步推进。 三、推进关工委组织和“五老”队伍建设 (九)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党建带关建,进一步加强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组织。以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为标准,推动基层关工委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在按照行政区划、依托基层行政组织体系建立关工委的基础上,加大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关工委建设力度。推进组织网络向新社会组织、产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延伸,探索在小微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十一)优化关工委班子结构。按照新老交替、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原则,优化关工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梯次配备。适时把退居二线或刚退休的低龄老同志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班子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75周岁。市、县(市、区)关工委主任可由离退休老同志担任,也可由在职四套班子领导兼任,领导班子中必须有3名以上离退休老同志。注重选配好专职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乡镇(街道)关工委主任可由在职党政领导兼任,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关工委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加强市、县(市、区)关工委干部队伍建设,乡镇(街道)关工委要明确兼职工作人员。 (十一)加大“五老”队伍建设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动员身体健康、热心干事、有能力办事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五老”报告团、宣讲团、关爱工作团、网吧义务监督员、心理咨询员等队伍建设,聘请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等担任高校特邀党建组织员、学校特邀教学监督员,支持“五老”队伍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开展青少年关爱服务。立足“五老”优势特长,组织“五老”开展调研,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保护好“五老”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健康、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照顾。 (十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新思路和青少年教育新途径,积极探索通过创新团队化、项目化的组织形式,打造“五老”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和坚强阵地,提高“五老”专业化服务水平。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深化“第二课堂”、“假日学校”、“阳光驿站”等工作品牌建设,努力形成各有侧重的关工委工作品牌体系。 四、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政府分管负责人每年专题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的机制,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创造好的条件。关心下一代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确保专款专用。把关工委在职干部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五老”先进典型的舆论宣传。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格局。
|